中医为啥叫中医?中医名词的由来及如何治疗疾病?
作者:中华健康网 时间:2023-05-20 20:35 阅读:4291
一、中医名称的由来
中医作为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的来源与中华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其中,“中”字有“中道之医”、“中药”、“中国”等多义之称。其化名“中药”是因为中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用药物进行治疗,因此被称为中药。
二、中医名词的由来
1. 针灸 针灸是指通过穿刺皮肤,用针刺入人体的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进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俗话说:“百病皆可治,无病亦可防。”针是指人体特定穴位通过不同形式的针灸刺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拔罐 拔罐是利用破坏空气热胀冷缩原理,在罐体内形成一定负压,并把这些罐子盖在皮肤表面,以作用于罐室内的负压力,吸出体内的脏腑积液、淤滞,以达到治疗身体疾病的疗法。
3. 按摩 按摩是利用手掌、拇指、指甲和按摩器等进行按摩、揉捏、压促,以舒畅经络,活化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在中医理论中,指各种经络按摩器械的按摩和体表经穴按摩方法。
4. 中药 中药是指从天然草药、矿物等生物和非生物原料中提取的药物,并按中医理论进行配方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其所产生的药效跟其他药物相比,更加温和且有持久的疗效,并且不易对患者造成置身于极度疼痛之中的副作用。
5. 推拿 推拿是一种源于中国的手法疗法,其作用在于推、拍、拉、揉、压,以达到调理人体气血、加速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淤积、缓解病痛等作用。
6. 食疗 食疗是依据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通过饮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的食物疗法是将食物的功效与疾病的特点相结合,采用药食同源、异味相通的原则,制定治疗食谱来调养人体的健康。
三、中医如何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疾病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药品疗法。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治疗疾病具有疗效稳定、费用低廉、无副作用等优点。其治疗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如针灸、中药、饮食疗法、按摩、推拿、拔罐等等。
1. 针灸 针灸是中医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针刺、刺激某些穴位,达到调节身体内部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效果。
2. 中药 中药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中医的基础和核心,具有剂量灵活、治疗范围广、无副作用等特点。
3.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中医特色之一,将食疗与疾病的特点相结合,以达到调理人体健康的目的。通过调整饮食,达到祛风清热、补阴益气、开胃消食等效果,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的传统手法疗法之一,通过按摩、捏、揉、压等手法,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和祛除疾病的目的。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腰酸背痛、颈椎病等疾病。
5. 拔罐 拔罐是一种刺激子女经络的根治疾病的特殊方式。通过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的作用,吸出体内淤积、痰液等体液,达到通脉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以上是中医名词的由来及如何治疗疾病的相关介绍。中医虽然具有一定奥秘,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经验的体现,它以温柔的疗法去治疗人们的身体疾病,尤其是在预防疾病方面,中医特别重视食疗、气功、精神调理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其疗效非常显著。中医与西医不同,它强调的是人体内部的平衡与和谐,同时推导出万物的运转和演变,如果人体内部失去了平衡,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症。因此,中医认为治病要从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入手,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它首先会建议病人进行一些生活方式方面的改变,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等。
中医治疗病症的过程本身是比较缓慢的,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调理,加上大部分中药配方是需要个体化制定的,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总体而言都较高。
举个例子,对于中风造成的后遗症,如肢体运动不协调,面部肌肉无力,理论上来说,中西医都可以进行治疗。但是,在中医治疗中,要从一个人的五脏六腑、细胞、经络、气血等多个层面进行调理,而且通常还要考虑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例如个体遗传、环境等等。因此,中医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过程,才能让患者真正康复。
中医强调的是: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和和谐,采用温和、安全、可持续的疗法,帮助人体自我修复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而西医则注重通过先进的设备与药品等手段快速的治疗病症。
虽然中医和西医各有特色,但以现代医学来看,中医和西医一样重要。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方面,中医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同时,中医的养生理念,如饮食、气功等,也可以通过预防和保健,帮助提高人们的身体免疫力,为健康长寿打下基础。
因此,对待疾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运用中医和西医方法,综合施治。无论哪种治疗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恢复健康和实现人们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