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养生口诀,养生要顺从四时阴阳的问题

作者:中华健康网 时间:2023-03-15 09:08 阅读:7840

一年四季养生口诀“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内格。”

以上二段经文的意思是:是指人们养生要顺从四时阴阳的规律来养生,如果逆四时阴阳的规律来养生,对身体来说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疾病。如:

“逆春气”:因春为少阳生发之气,肝气通于春气,如果不能正常地用春季的自然规律来养春生之气,而违逆自然界的春生之气,肝气就会养不好。因肝气通于春,所以,就会导致人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正常地升发起来而上升。少阳之气不升,则首先伤害的是肝脏之气,故肝得不到充足的少阳之气濡养,就会发生多种多样肝的病变。

“逆夏气”:心为阳脏,为阳中之太阳,心气通于夏气。如果不能正常地用夏季自然界的规律来养心的夏长之气,而违逆自然界的夏长之气,心气就会养不好。因心气通于夏,所以,就会导致人体内心的阳热之气长不起来,而导致心阳之气不能旺盛,当旺而不旺,从而引起心气内洞而空虚。

“逆秋气”:肺为清虚之脏,为阳中之太阴,肺气通于秋气。如果不能正常地用秋季自然界的规律来养肺的秋收之气,而违逆自然界的秋收之气,肺气就会养不好。因肺气通于秋,所以,就会导致人体内的肺气得不到濡养,而导致肺叶焦而胸胀满,从而使肺气不能清肃而下降,上逆而咳。

“逆冬气”:肾为封藏之本,为阴中之少阴,肾气通于冬气。如果不能正常地用冬季自然界的规律来养肾的封藏之气,而违逆自然界的冬藏之气,肾气就会养不好。因肾气通于冬,所以,就会导致肾气沉降于下,肾就会失去封藏的功能。

因此,也就是说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四时阴阳之气,和人体内肝、心、肺、肾四脏的阴阳之气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毎一季节的养生不当,首先要伤害其相应的内脏之气,而且还要累及到下一季相应的内脏之气的正常产生。

四时阴阳的升降出入是世界万物生长的根本,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和四时阴阳是相通应的。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春夏养阳来养人体的生长之气,以秋冬养阴来养人体的收藏之气,以顺从其根本。故人也是和世界万物一样沉浮于升降出入的生长之门。如果违逆其升降出入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这样的规律的话,就会损害人体的生命之本、阴阳之本。从而使人体的真脏之气也受到损坏。

故自然界的阴阳四时、升降出入、生长收藏,这样的一种自然变化活动,是世界万物之终始,也是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生命的衰亡这样一种自然规律。如果违逆了自然界升降出入这样的规律的话,就会产生自然灾害,对人则病,顺从自然界阴阳升降出入的规律,人就不会发生疾病。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得到养生之道了,得到了养生之道,智者,就会去行动、去实行养生之道,愚者,就会违背养生之道,而不去养生。所以,顺从阴阳的变化,则一切都会正常,身体就健康,违逆阴阳的规律,则人体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顺从阴阳的变化,则有病也容易治,违逆阴阳的规律,则病乱而不治。还有把人体内正常的变化,变成不正常变化。演变成内脏之气和四时阴阳之气相格拒,而不能协调,最后变化成严重的疾病,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人一定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升降出入的规律,来保持人体和自然界的规律相协调,而达到身体健康。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不治已乱,治末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晩乎。”

以上经文的意思:医术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而是在人没有发病之前,就给人来进行预防治疗。不治已产生的疾病。从国家和社会来说也一样,在平时就要整治、治理,使国家和社会平静安宁。

不要等到社会动乱再去整治。等到疾病已产生,社会动乱已产生,这时再去治疗、整治,就晩了。就好像一个人口渴了,再想起来要去挖井取水来解渴,双方战斗已打响,再去制造武器,那样就太晩了。

所以,人的养生防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标签:
头条要求
推荐新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