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健康」四季养生,你做对了吗?

作者:中华健康网 时间:2023-03-15 09:08 阅读:4138

四时养生的论述正确的是今天FM89.6武汉交通广播《健康武汉》节目为您邀请到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潘静,和大家一起896专家团潘静 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肾病,中医治疗月经不调。1992年参加工作,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全国第三批

今天FM89.6武汉交通广播《健康武汉》节目为您邀请到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潘静,和大家一起

896专家团

潘静

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医师

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肾病,中医治疗月经不调。

1992年参加工作,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肾病中医名师管竞环教授,发表近二十余篇论文,主持参与近10个课题。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肾病,风湿病临床,对狼疮,通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有自己独到有效的方法。目前科研主要方向中医基础中医量化精准治疗的研究。

体质是什么?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主要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之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的倾向性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与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同时,体质是一个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

幼年(稚阴稚阳)→青年(气血渐盛)→壮年(气血充盛)→老年(五脏气衰)。

中医体质的分类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类,如下:

同时,一个人可以是具有多种体质的复合体质。

中医四季调理方法

春季

春季昼长夜短,此时自然界阳气初生,人体阳气也开始生发,春季养生应该注意保护阳气。应适当晚睡早起,做一些比较放松、轻缓的运动。心情上应该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好心态,不要过分压抑自己,暴怒或忧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情志病、肝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春天与肝均属木,若肝伤则影响初阳的生发,饮食上,不宜多食酸性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损伤脾胃,应该多食用些生发、扶养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红枣、荠菜等,除了食补养阳以外,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也要注意时刻保暖,不宜快速减少穿着的衣物,以保护初生的阳气,即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

夏季

夏季气温升高,雨水较多,是万物生长繁盛的季节,昼长夜短,人体阳气在这个时候最为旺盛,气血趋向于体表,夏季养生要注意顺应阳气的生长。此时应该睡得更迟,起得更早,注意午休,应该适当户外运动出汗,使阳气升发,否则阳气被遏,汗无以出,阴寒之气压制人体阳气,易产生暑湿,导致妇女带下、下肢关节疼痛等湿热内生的疾病,但是运动要避过高温暴晒,以清晨和黄昏为最佳,时间也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避免中暑或汗出过多。情绪上心平气和是养生之首要,宜“静养勿躁”,大怒、大喜易使心火过于亢奋,容易引发心脏及精神疾病。夏季与心均属火,饮食上应清淡,尽量少吃油腻、辛辣上火食物,多吃养心安神及清热解暑食物,如莲子,南瓜,冬瓜,西瓜等食物,注意补充盐分水分,且暑夏湿气较重,容易湿困脾土,使人胃口差,或腹泻,同时也应避免过度贪凉,过多食用冰饮或吹空调。此外,夏季阳气最盛,冬季常发生的疾病或因体质阳虚而发生的病症,如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痛,脾胃虚寒,冻疮等,可通过在夏天阳气最旺之时,顺应气候,充实体内的阳气,使冬天发病的几率减少,常用方法有针灸、按摩、以及“三伏贴”,或通过中药调理等,即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秋季

秋季暑去而凉生,万物开始凋零,与清肃下降的肺气相应,人们应当早睡早起,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为佳,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情绪上应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秋季自然界阳气开始逐渐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中老年人肺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幅上升,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及防止受凉等生活措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此外,秋季空气干燥,“燥邪”乘机侵入人体,伤肺、伤阴、伤津,使人出现皮肤干涩、口干咽燥、头痛及大便干结等津伤失润的“秋燥”症状。饮食上宜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切勿升散以免耗伤肺气,同时注意保护阴液,可食用百合、梨和香蕉等润燥食物调理,补充人体水分,亦可涂抹保湿护肤品以防皮肤干燥,也应注意“少言补气”,避免耗气伤阴。

冬季

冬季是万物凋零、生机闭藏的季节。人体阳气潜藏,腠理闭固,气血沉降,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藏伏于内。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平时生活起居中,早睡晚起,避寒就暖,等到日出之后起床为宜,尤其是老年人一般都气血虚衰,更应如此,使阳气得以内藏;心理上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最好室内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导致阳气外泄。并且冬季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或加重多发季节,避免骤寒骤热。饮食上要遵循“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冬令进补”意为顺应冬季“藏”的特性,储蓄精气,保阴潜阳,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猪肉、羊肉、龟、莲藕,亦可根据自身体质,让医生开冬令膏方,来调理身体,平衡阴阳。但“冬令进补”并非等同于一味的温补,这样易造成中焦脾胃烦热耗伤阴液,导致干燥上火、大便秘结等症,故常应该在适当温补之中,配合萝卜等行气消积的食物,即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不同体质在四季中如何调理?

1.平和质

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多体型匀称,睡眠好,胃口好,二便调,平时患病少。

调理原则:调和阴阳,畅通气血

无疾患者不必使用药物。可依照上述四季调理的常规原则与方法,调养身体。

其他8种偏颇体质可在四季调理的常规原则与方法基础上,依据个体体质的差异,做适当的调整。

2.气虚质

特征:性格多内向,喜安静,懒言,多有气短、乏力,易出虚汗、感冒

调理原则:健脾补肺益气

药物调理可服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常拍打胃经,按揉足三里和气海等穴位。可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山药、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槟榔等。情绪上宜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可进行缓和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等。

四季调养:“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气虚体质在春夏之时尤宜注意健脾补气,以生发阳气,春季宜保持积极心态,勿食生冷,保护脾胃,以顺应阳气生发,暑夏湿气最重,此时脾胃功能易受影响,气虚体质者在夏季会觉得消化不好,饮食无味,此时尤其应注意不要食用生冷和不卫生的食物。秋季饮食应清淡,可食用鳜鱼、山药等调脾胃、补气血食物。气虚质者多怕过冬季,应防寒保暖,最好不要感冒、上火,并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适当温补,如羊肉、胡萝卜、鲫鱼等。

3.阳虚质

特征:多沉静、内向,手脚发凉,不喜冬天或夏季冷空调,不喜寒凉食物,或饮食寒凉易腹泻。

调理原则:补肾健脾温阳

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理中丸等。可生姜、花椒、艾叶泡脚,艾灸足三里、关元、肾俞、命门等穴位。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等温阳之品,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少食梨、西瓜、苹果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情绪避免低落,心态积极,多外出与人交流,可适当日光浴,进行一些和缓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慢跑、散步、太极。

四季调理

中医有“春夏养阳”的说法,故在春夏之际,尤其应重视扶养阳气。春天阳气初生,此时气候多变,尤其应注意保暖,中医养生也十分讲究“春捂”,一方面有助于阳气生发,另一方面可抵御寒冷刺激。夏季阳气最旺,是养阳通阳的最佳时节,但是长夏又湿气最重,所以应注意除湿,此时注意调理脾胃和加强锻炼。秋季注意加强脾胃功能,补气升阳。冬季对于阳虚体质来说,最难度过,尤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保护阳气,可食用温补之品,泡脚在冬季也十分适合。

4.阴虚质

特征:多外向、急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眼干口干,总想喝水,皮肤干燥,大便多干结,容易失眠

调理原则:滋阴润燥清热

可服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可按揉三阴交,晨起用舌舔上颚津液。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银耳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牛羊肉、韭菜、辣椒、葵瓜子等性温燥伤津之品。避免急躁,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可进行一些动静结合的运动,控制出汗,及时补充水液。

四季调理

春季阳气生发,阴虚质应注意避免阳气生发太过,以产生内热,耗散阴气。夏季天气炎热,对于阴虚质来说是最难熬的季节,应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注意防暑,以免大量汗出伤阴。同时中医有“秋冬养阴”的观点,认为在秋冬时节,应顺应自然界万物成熟、丰收、收藏的特性,滋阴潜阳,避免阳气的妄动,以收敛封藏人体阴精,秋季可适当食用酸味果蔬,应适当运动,但应注意避免汗出过来,可适当“秋冻”,在不感到寒冷前提下,缓慢的增加衣物,可促进虚火收敛,以养阴气。冬天应以固藏阴精为主,节制房事,以免耗伤真阴。

5.痰湿质

特征:性格多温和,体形肥胖,易出汗,且多黏腻,多自觉脸上有一层油。

调理原则:健脾祛湿理气

可服香砂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按揉风隆穴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木瓜、薏米、白扁豆、芥菜、鲫鱼,适当食用花椒、生姜等。少食肥甘厚腻及寒凉之品。宜以动养静,应长期坚持锻炼,如跑步、各种球类、武术等。

四季调理:春季应注意调畅情绪,多户外运动,适当减轻体重。夏季,湿气最盛,尤应注意保护脾胃,切记贪凉损伤脾胃,加重痰湿,少吹空调,以免汗出不彻,湿气难以排出,湿郁生热。秋季凉爽干燥,此时应借助天时,健脾养胃,化痰祛湿,宜饮食清淡,坚持锻炼,适当汗出。冬季保护脾胃,饮食温热,忌肥甘厚腻,锻炼可在室内进行。

6.湿热质

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皮肤易瘙痒,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多带下黄稠。

调理原则:利湿清热

可服三仁汤,葛根芩连汤,四妙散等。可按揉中脘、阴陵泉等穴位。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红豆、薏米、绿豆、南瓜、苦瓜等。少食肥甘厚腻及辛辣刺激之品。多进行一些开朗轻松的活动,放松身心。

四季调理:春季气温回升,湿热体质者在饮食调养方面,应该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为主,谨防湿热病发生;夏季炎热,容易生湿,最重要是清暑利湿;秋季气候干燥,要注意祛湿、健脾,但应谨防伤阴;冬季寒冷,益肾利水应该为重点,且应注意不能大量进补,不要吃火锅、羊肉、狗肉等,以免助湿生热,加重体内炎症或皮肤生疮等。

7.血瘀质

特征:易烦、健忘,皮肤较粗糙,面色晦暗,口唇黯淡,胸腹刺痛感。

调理原则:活血化瘀理气

可服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等。可按揉膈俞、血海。多食黑木耳、丝瓜、莲藕、山楂、红糖、玫瑰花等,少食肥腻、辛燥之品。保持乐观情绪,使气血流通。宜进行舞蹈、太极、八段锦、保健按摩等,不宜剧烈运动。

四季调理:春季应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户外运动,舒展筋骨,应注意保暖,以免感寒加重血瘀,饮食可适当辛散,但不可耗气伤精。夏季瘀血体质应借助气候的阳热,温散气血之郁滞,勿贪图生冷、酸收之品以加重瘀血。秋季气候干燥,应注意燥伤津液,加重血瘀,故应活血化瘀同时,适当滋养阴血。冬季应注意保暖,适当室内活动,身体条件准许者,可适当饮酒,以温通血脉。

8.气郁质

特质:性格多内向、敏感多虑、易失眠、神经衰弱,喜欢叹气,多有胸腹胀,嗳气,胃口差,大便偏稀。

调理原则:疏肝解郁,理气和血

可服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可拍打肝经,敲打胆经,按揉太冲、阳陵泉等。多食黄花菜、海带、小麦、萝卜、山楂、佛手、金橘、玫瑰花等食物。少食土豆、牛肉、石榴等。要主动保持乐观情绪,多社交活动以开朗豁达。宜进行适当活动,如跑步、爬山、游泳、武术等。

四季调理:气郁体质的调理可参考血体质,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郁日久可导致血瘀,血瘀亦可影响气的运行。其中春季为气郁质调理的最佳季节,要借助自然的生发,多舒展调畅自己的情绪,避免生气、发怒等不良情绪,使肝气郁结。夏季可适当饮茶以清心除烦。秋季应注意情绪低落,避免“秋悲”,多运动,保持积极心态。冬季注意防寒,可适当温补,以温经通脉,但应避免温补太多,燥热内生,加重心烦、郁怒等不良情绪。

9.特禀质

特征:和西医所说的过敏特质类似,易对某些药物、食物、气味、花粉、粉尘等过敏,易出现喷嚏、流涕,甚至齁喘,以及皮肤红疹、风团等。

调理原则:益气固表、养血祛风

可服玉屏风散,荆防四物汤,清营汤。鼻炎可按揉迎香、印堂,荨麻疹可按揉百虫窝、足三里等穴位。多食益气养血的食物,红枣、山药以及灵芝粉等,少食海鲜、芒果、荞麦、蚕豆、咖啡等鱼腥发物等。保持房屋通风、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避免不良情绪。加强体质锻炼,以适应环境。

四季调理

春季是过敏反应的高发期,春季风多,花粉、柳絮、粉尘等防不胜防,故出门应戴口罩,忌食辛辣、腥膻发物,多食用健脾益气之品。

夏季注意情绪的调理,避免汗出过多,伤津耗气。有秋冬季宜发过敏反应者,此时可借助天时,采用冬病夏治。

秋季转凉,易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应注意保暖,调理脾胃,适当锻炼。

冬季尤其注意防寒,但应注意防止汗出着凉,勿吸冷空气。

责编|主播睿捷

通讯员|严睿

标签:
头条要求
推荐新闻
热门标签